古树是承载历史的“活文物”,更是地方文脉的见证者。为了守护好这些“绿色国宝”,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水泉乡在保护工作上持续发力,持续推动保护古树名木工作迈上新台阶。
古树认领志愿者特尼格尔(右)清理古树周围杂草(珮溪 摄)
在库伦旗水泉乡格尔林嘎查寿因寺遗址公园,多棵古树静静矗立,见证着岁月流转。志愿者特尼格尔今天刚认领了一棵150年树龄的油松树,一大早,他就来到这里,清理古树周围的杂草,采集树龄、位置、生长状况等信息,这些都是为这棵认领的古树建立详细“健康档案”的重要环节。
“因为古树是珍贵的自然遗产。守护它们,就是守护我们的生态根基,我觉得很有意义。平常工作主要是定期巡查认领的古树,观察它的健康状况,比如枝叶、病虫害、周边环境,记录变化。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维护专属的电子档案,及时更新,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给管理部门。遇到力所能及的小问题,也会简单处理一下。”古树认领志愿者特尼格尔表示。
展开剩余57%多棵古树静静矗立(珮溪 摄)
在库伦旗水泉乡,像格尔林嘎查这样用心守护古树的场景并非个例。平台子、五家子、南沟等嘎查村,同样生长着油松、侧柏、糖槭树等8类古树。秉持“在发展中保护,在保护中发展”的理念,年初以来,水泉乡针对性实施了围栏保护、枝条清理、病虫害防治等复壮措施,同步加强古树名木信息化建设,持续改善树木生长环境,让每一株古树都成为水泉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。
“水泉乡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古树保护工作。近期,当地通过摸排底数、安排专人巡逻、组织志愿者认领树木、建立电子档案等方式加强管护。目前,水泉乡共有50余棵古树,其中树龄最高的超过500年。当地希望能保护好这些古树,并将其打造成文旅打卡点。”水泉乡党委委员、宣传委员乌格德乐呼表示。
水泉乡两棵树龄500年以上的油松树(珮溪 摄)
据统计,库伦旗现纳入全国古树名木管理系统的古树有122株,其中树龄500年以上古树2株,树龄百年以上的120余株,这些分布在城乡各地的“绿色活化石”,正在精细化的呵护中续写着与时代共生的故事。(珮溪 阿拉木斯)
发布于:北京市南京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