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日常生活中,不少朋友都热衷于补肾,可补来补去效果却不理想,这究竟是为啥呢?
其实,问题往往出在忽略了补脾上。中医常说,补肾先补脾。那如何正确补脾呢?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一、先除痰湿
脾一旦虚了,运化功能就会变差,体内多余的水液排不出去,堆积起来,湿气就会变重。时间一久,湿气凝聚成痰湿。
脾虚且痰湿重的人,通常体型较胖,脂肪大多集中在腹部,还常常腹胀、大便稀溏不成形。整个人没精打采的,晚上睡觉打呼噜声音很大,脸部、头部容易出油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这时候,可以考虑用枳术汤来调理。由枳实、白术两味药组成,是中医里常用来调理脾虚、痰湿重的典方,有行气消痞、健脾利水之效。
二、再疏肝气
把痰湿去除后,下面就要疏肝了。在中医理论中,肝气不舒易伤脾胃。比如平时压力大,经常焦虑、抑郁。
这时候,可以考虑用逍遥丸。此方有疏肝健脾、养血调经之效,适用于因肝郁脾虚导致的郁闷不舒、胸胁胀满、食欲减退、头晕目眩等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三、最后补脾
痰湿除了,肝气疏了,这时再来补脾就容易得多了。如果是脾气虚,时常出现腹胀、腹痛、嗳气、反酸、烧心,以及腹泻或者便秘的症状。
这时,就可以考虑用四君子汤。它是补气剂,专门针对脾胃气虚证,由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组成,能补脾胃之气,让脾胃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,还能渗利湿浊。
温馨提醒:每个人体质不同,用法用量也不同,文中药方需据个人情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南京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