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R DATABANK 最新数据显示,2025 上半年中国金属切削机床市场规模达 375.9 亿元,销量超 17.1 万台,Q2 单季增速超 10%。但热闹背后,流量机型价格战让不少厂商陷入 “增收不增利” 困境,而以技术创新锚定高端市场的企业,正走出差异化路径 —— 山东大汉智能科技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
作为 2024 年入选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,山东大汉避开通用机型的低价内卷,将重心放在 “AI + 高端机床” 的融合创新上,精准契合下游细分需求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其明星产品 TCK2100SYY 五轴车铣复合机床,凭借 “一台顶 6 台” 的柔性加工能力,成为车企三电系统精密部件加工的核心设备。某头部新能源车企透露,引入该设备后,电机端盖加工效率提升 3 倍以上,非计划停机减少 40%,完美适配产能扩张需求。而在航空航天领域,HTMC800T 五轴车铣复合机床则以 ±3μm 定位精度,攻克复杂钛合金零件加工难题,打破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,助力国产设备在该领域的份额提升。
展开剩余53%不同于单纯依赖硬件销售的模式,山东大汉构建的 “中央大脑 + AI 机床 + AGV + 智慧仓库” 全链路智能生态,更成为打动客户的关键。其自主研发的 AI 快工单系统,可联动 HMC630SE 大型双交换卧式加工中心的生产数据,实时优化调度流程。某航空零部件厂商引入这套系统后,订单响应速度提升 50%,库存周转效率提高 30%,真正实现 “数据驱动生产”。在 “大汉杯” 山东省先进制造职业技能竞赛中,这些智能设备更成为行业人才实训的核心载体,推动技术落地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。
展望下半年,随着政策向高端机床研发倾斜,山东大汉正加速技术迭代 —— 通过 AI 算法优化工艺参数,进一步降低设备能耗;依托工业物联网平台,升级预测性维护服务,让中小客户也能享受到 “大企业级” 的运维保障。在国产替代的深水区,山东大汉用实践证明:机床市场的竞争,早已从 “价格战” 转向 “价值战”,唯有扎根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,才能在行业浪潮中持续领跑。
发布于:山东省南京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