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【原文】福寿康宁,固人之所同欲;死亡疾病,亦人所不能无。惟智者能调,达人自玉。问人病曰贵体违和,自谓疾曰偶沾微恙。罹病者,甚为造化小儿所苦;患疾者,岂是实沉台骀①为灾。疾不可疗,曰膏肓;平安无事,曰无恙。采薪之忧,谦言抱病;河鱼之患,系是腹疾。可以勿药,喜其病安;厥疾弗瘳,言其病笃。疟不病君子,病君子,正为疟耳;卜所以决疑,既不疑,复何卜哉。谢安梦鸡而疾不起,因太岁之在酉;楚王吞蛭而疾乃痊,因厚德之及人。将属纩②、将易箦,皆言人之将死;作古人、登鬼箓,皆言人之已亡。亲死则丁忧,居丧则读礼。在床谓之尸,在棺谓之柩。报丧书曰讣,慰孝子曰唁。往吊曰匍匐,庐墓曰倚庐。寝苫枕块,哀父母之在土;节哀顺变,劝孝子之惜身。男子死曰寿终正寝,女人死曰寿终内寝。天子死曰崩,诸侯死曰薨,大夫死曰卒,士人死曰不禄,庶人死曰死,童子死曰殇。自谦父死曰孤子,母死曰哀子,父母俱死曰孤哀子;自言父死曰失怙,母死曰失恃,父母俱死曰失怙恃。父死何谓考?考者成也,已成事业也。母死何谓妣?妣者媲也,克媲父美也。百日内曰泣血,百日外曰稽颡。期年曰小祥,两期曰大祥。不缉曰斩衰,缉之曰齐衰,论丧之有轻重;九月为大功,五月为小功,言服之有等伦。三月之服曰缌麻,三年将满曰禫礼③。孙承祖服,嫡孙杖期;长子已死,嫡孙承重。死者之器曰明器,待以神明之道;孝子之杖曰哀杖,为扶哀痛之躯。父之节在外,故杖取乎竹;母之节在内,故杖取乎桐。以财物助丧家,谓之赙④;以车马助丧家,谓之赗⑤;以衣殓死者之身,谓之禭;以玉实死者之口,谓之琀。送丧曰执绋,出柩曰驾輀⑥。吉地曰牛眠地,筑坟曰马鬣封。墓前石人,原名翁仲;柩前功布,今曰铭旌。挽歌始于田横,墓志创于傅奕。生坟曰寿藏,死墓曰佳城。坟曰夜台,圹曰窀穸⑦。已葬曰瘗⑧玉,吊丧曰束刍。春祭曰 ⑨,夏祭曰禘,秋祭曰尝,冬祭曰烝。饮杯棬而抱痛,母之口泽如存;读父书以增伤,父之手泽未泯。子羔悲亲而泣血,子夏哭子而丧明。王裒哀父之死,门人因废《蓼莪》诗;王修哭母之亡,邻里遂停桑柘社。树欲静而风不息,子欲养而亲不在,皋鱼增感;与其椎牛而祭墓,不如鸡豚之逮存,曾子兴思。故为人子者,当思木本水源,须重慎终追远。
【注释】①实沉台骀:实沉,参宿之神。台骀,汾水之神。过去认为神可以降灾于人。
②属纩: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。病人临终之前,要用新的丝絮(纩)放在其口鼻上,试看是否还有气息。《礼记·丧大记》:“疾病,男女改服,属纩以俟绝气。”郑玄注:“纩,今之新丝,易动摇,置口鼻之上,以为候。”
③禫礼:祭名。古时丧家除服的祭祀。
④赙: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。
⑤赗:送财物助人办丧事。
⑥輀:古代运棺材的车。
⑦窀穸:亦作“窀夕”。墓穴。
⑧瘗:掩埋,埋葬。
⑨ 春祭曰:祭名。夏商两代在春天举行,周代在夏天举行。
【解释】福寿康宁,原是人都想要的;死亡疾病,也是人所难免。只有聪明的能自调养;通达的能自珍重。问他人的病,说是“贵体违和”;称自己的病,说是“偶沾微恙”。杜审言害了病,他说给造化小儿所苦;晋侯害了病,难道是实沉台骀作怪。病不可治,叫做“膏肓”,就是药力达不到膈上心下的意思;平安无事,叫做“无恙”,就是一点没有毛病的意思。“采薪之忧”,是自谦害病;“河鱼之害”,是指着腹疾。“可以勿药”,是喜病将痊愈;“厥疾勿瘳”,是说病势极重。疟病不害君子,但是害君子,正为疟呢;占卜用来决疑,但既没有疑,何必卜呢?谢安梦见鸡,到了酉年,病果然不起;楚王吞吃蛭,实出仁心,病果然就好。凡人气绝前,须用纩候着,曾子病重后,曾把篑换掉,所以将死的人,说是“将属纩”、“将易篑”;过去的人,便是古人,有鬼姓名的簿,便是鬼箓,所以已死的人,说是“作古人”、“登鬼箓”。亲死之后,例该丁忧;居丧之时,例该读礼。人死后,在床叫做尸,在棺叫做柩。报死信,叫做讣;慰孝子,叫做唁。到丧家去吊丧,叫做“匍匐”;居坟旁的屋内,叫做“倚庐”。“寝苫枕块”,就把茅草当席、土块当枕的意思,这是哀父母的在土;“节哀顺变”,就是强制哀情、顺处变事的意思,这是劝孝子的惜身。男子将死,躺在正寝内,所以叫做“寿终正寝”;女人将死,躺在室内,所以叫做“寿终内寝”。天子死,叫做崩;诸侯死,叫做薨;大夫死,叫做卒;士人死,叫做不禄;庶人死,叫做死;童子死,叫做殇。自谦父死,称孤子,母死称哀子,父母都死,称孤哀子;自悲父死,说是失怙,母死说是失恃,父母都死,说是失怙恃。父亲死,为什么叫做考?考是成的意思,就是已成事业的说法;母亲死,为什么叫妣?妣有媲的意义,就是能与父媲美的说法。在百日内表示哀情,称为泣血;在百日外表示哀情,称为稽颡。亲死满一周年,称为小祥;满两周年,称为大祥。用极粗麻布的衣,衣边不缝的,叫做“斩衰”,用次等麻布做衣,衣边缝的,叫做“齐衰”,这是丧服有轻重;穿九个月的丧服,叫做“大功”,穿五个月的丧服,叫做“小功”,这是说丧服有等次。三月的丧服,叫做“缌麻”,那是用细麻做绖带的;廿七个月的丧服,叫做“禫礼”,那是祭祀后才除服的。孙儿为祖父穿丧服,嫡孙执杖,服一年;丧子已死,嫡孙斩衰三年,叫做承重。死人的器,叫做“明器”,是含有神明的意思;孝子的杖,叫做“哀杖”,是扶着哀痛的身子。父操守的节在外,所以哀杖用竹;母操守的节在内,所以哀杖用桐。把财物送给丧家,叫做赙;把车马送给丧家,叫做赗。用衣殓死的身子,叫做禭;用玉放死人的口中,叫做琀。绋是柩索,是送丧人所执的;輀是丧车,是出柩时所驾的。吉祥的葬地,叫做牛眠地;筑成的坟墓,叫做马鬣封。坟前所立的铜像,原叫做翁仲;柩前所张的绛帛,就叫做铭旌。挽歌是对死人的哀悼,从田横死开始;墓志是记生前的事略,从傅弈死开始。生前筑的坟,叫做寿藏;死后葬的坟,叫做佳城。坟叫做夜台,是冥间黑暗的意思;圹叫做窀穸,是墓中昏沉的意思。已葬叫做“瘗玉”,是埋玉树在土中,使人情不能自已的意思;吊丧叫做“束刍”,是置束草在柩前,看治丧人如同好玉的意思。春祭叫做,夏祭叫做禘,秋祭叫做尝,冬祭叫做烝。母亲死后,不忍用她的饮器,因为口泽还存;父亲死后,不忍读他的书籍,因为手泽未灭。子羔死了亲人,哭出血来;子夏死了孩子,哭得眼坏。王裒父亲死后,读到《蓼莪》诗,流出泪来,他的学生,不再读这首诗;王修母亲死后,到了社祭日,哀得不堪,他的邻里,因而停了这个社。树要静,风偏不息,子要养,亲偏不在,这是皋鱼亲人死后的感慨;与其当亲人死后杀牛奉祭,不如当亲人在日奉养鸡豚,这是曾子亲人死后的悲思。所以做儿子的该想木有本、水有源,须要丧尽礼、祭尽诚。
【原文】岁在龙蛇,郑玄算促;舍来鵩鸟,贾谊命倾。王令出尘寰,天上俄垂玉榇;沈君开窀穸,地中曾现漆灯。箧中存稿,相如上封禅之书;牗下停棺,史鱼表陈尸之谏。梁鸿葬要离冢侧,死后芳邻;郑泉殡陶宅舍傍,生前宿愿。数皆前定,少游之诗谶何灵;事可先知,袁淑之卦占偏验。顾雍失爱子,掐掌而流血堪矜;奉倩殒佳人,搁泪而神伤可惜。仲尼殒而泰山颓,韩相亡而树木稼。酹之絮酒,实为佳士高风;殉以刍灵,乃是先人朴典。陈寔之徽猷足录,行吊礼者三万人;郗超之素行可嘉,作诔文者四十辈。牲牢酒醴,用昭报本之虔;稾鞂①鸾刀,还备宁亲之具。值既降既濡之候,礼毋缺于春秋;呈则存则著之形,情必由于爱悫。室事先乎堂事,致斋继以散斋。
【注释】①稾鞂:稾,同“稿”。鞂,古同“秸”。用禾秆编织成的草席。古祭天所用物。
【解释】郑玄想到“岁在龙蛇”的讥话,自知寿数已终;贾谊诧异舍来鵩鸟的怪事,自知寿命将尽。王乔将死时,天上落下玉棺;沈彬将葬时,穴中现出漆灯。相如死的时候,留书献汉帝;史鱼死的时候,陈尸谏卫君。梁鸿葬在要离墓的旁边,结得死后芳邻;郑泉葬在陶姓宅的旁边,偿了生前夙愿。秦少游有“醉卧藤下”的句,后来他到藤州而死,可见数有前定;袁淑有照镜见蛇的事,后来他见画蛇而死,可见事有先知。顾雍死了爱子,指掐手掌,弄得鲜血流出;奉倩死了美妻,眼不流泪,可是精神已伤。孔子死,像泰山倒地的样儿;韩相亡,有树木凝霜的预兆。吊丧用絮酒,是名士高风;从葬用草人,是先人朴典。陈寔是人所崇拜的,他死后,行吊礼有三万人;郗超也是人所崇拜的,他死后,作诔文的有四十人。牲牢是牲口,酒醴是浓酒,用这祭菜,是昭示报答恩情不忘根本的诚意;稾鞂是古席,鸾刀是古刀,用这种物品,是为使去世父母得到安宁而准备的器具。君子踏着霜露,便念亲而举行秋祭;君子踏着雨露,便念亲而举行春祭。孝子极爱他的双亲,像双亲存在一样;孝子极敬他的双亲,像双亲显著一样。尸是祭时扮的神主,祭祀时,先事尸于室,后傧尸于堂;斋是祭前涤清念虑,未祭前,要散斋三日,再致斋七日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南京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